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效果

第一章:深入探讨设计技术 | 第二章:建筑工程材料解析

错层结构、 连体结构

2、多高层结构可采用哪些结构形式?

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支撑、

框架--剪力墙板、筒体结构、巨型结构

3、装配式是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

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清洁生产等许多优点。

4、预制剪力墙都有什么形式?

宜采用一字形,

也可采用:L形、T形或U形。

第二章《建筑工程材料》

1、钢筋进场需抽样检验哪些项目?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伸长率、

重量偏差、 弯曲性能(成型钢筋不检验)

2、建筑钢材的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

工艺性能:弯曲性能、焊接性能。

口诀:力拉冲疲、工焊弯

3、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限制要求:

①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②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③泵送混凝土粒径不得超过40mm。

4、矿物掺合料的分类

活性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用量最大、范围最广)

(与水泥反应) 粒化高炉矿渣、硅灰、沸石粉

非活性矿物掺合料: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

(与水泥不反应) 口诀:非,细石灰硬

5、 用粉煤灰等量替换水泥的情形:

①大体积混凝土; ②高温施工。

目的:是降低水化热。

6、碳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①降低混凝土碱度;

②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

③增加混凝土收缩,抗压强度增大(优点);

④产生细微裂缝,抗拉、抗折强度降低。

7、防水涂料的分类?

按成膜物质种类分为: 丙烯酸类、聚氨酯类、

有机硅类、改性沥青类;

适用范围:复杂、不规则部位的防水;

屋面和地下防水; 地面防潮防渗。

用户评论

葵雨

这块真是太棒啦!作为一名即将接触建筑设计的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简直是必不可少!希望后面的课程也能这么干货,让人受益匪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虽然我高中时选择了生物类课程,但现在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本书正好让我有机会了解一下相关技术的知识。第一章的设计技术很有吸引力,让人想去动手实践一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这两章讲的确实很全面,尤其是建筑工程材料部分,介绍了各种材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比我上学时学的要详细得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这本书太厚了吧!第一第二章我就还没看完,感觉学习压力大了不少希望后面章节不会比这更难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其实很多设计概念都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应用,比如说运用3D建模、虚拟现实技术等等,来实现更加精细、便捷的设计过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建筑工程材料的知识点确实很多,有些比较抽象,希望能有更多图解和实例讲解,更容易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第二章里提到的那些新型材料好酷炫啊!感觉未来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非常有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经验。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建筑工地实习,亲身体验一下设计技术和材料应用的具体流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我一直在关注一些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理念,希望这本书也能介绍一些相关的材料和技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第一章讲设计的逻辑思维很棒,让我意识到设计不是单纯的美观展现,更需要严谨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觉得《建筑工程材料》这个章节太重要了,因为所有建筑的设计都离不开基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这本书对初学者来说解释得比较浅显,我自己是学建筑几年的人感觉有些内容重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我更想知道一些案例分析,看看设计技术和工程材料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情况,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我希望以后能推出更多关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书目,来结合最新的科技趋势进行探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从业者,这本书对我的工作确实很有帮助!可以让我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第一第二章我读完了,感觉内容还是蛮吸引人的,值得认真研习。尤其是材料部分,很多新的技术和品种让我眼前一亮!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我很欣赏作者对建筑设计的热情和深入的思考,这本书让人更加了解这个领域的奥妙之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希望以后能更新一些更热门的设计理念和建材资讯,来跟上时代的潮流变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