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材料

建筑工程给排水常见误解汇总,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建筑工程给排水常见误解汇总,期待您的宝贵意见,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供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给水系统按供水水质分不包括锅炉用水系统

2、直饮水系统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水包括纯净水、矿泉水、太空水等

3、饮用水系统包括饮用、盥洗、洗涤、沐浴、烹饪等生活用水

4、杂用水系统包括冲洗便器、浇灌花草、冲洗汽车或路面等用水

5、常见的消防给水系统不包括泡沫灭火系统

6、建筑内给水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

7、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有引入管、计量仪表、给水管道、用水设备、配水装置

8、用水设备包括卫生设备、消防设备、生产设备

9、配水装置包括水龙头、淋浴喷头、阀门、水表。树上鸟教育给排水设计杨老师

10、某卫生设备上安装的水龙头,使用时手放在水龙头下,水龙头开启,用毕后手离开,水龙头关闭,这种水龙头不仅节水,而且实现了无接触操作,可防止疾病的传染,适用于医院和公共场所,该水龙头的控制方式为红外线元件控制。

11、由室外管网与建筑内部管网相连接将水从引入管输送到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称的管段称引入管

12、将水从引入管输送到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称水平干管

13、将水从支管输送到各用水设施的管段称分支管

14.给水附件用以控制调节管内水的流向、流量、压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附件,按作用分不包括排水、泄气附件

15、给水附件用以控制调节水流的附件不包括过滤器

16、消防给水泵系统的附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但不包括蝶阀

17、升压和贮水设备不包括容积式换热器,膨胀水箱

18、不同的用水设备配置不同的水龙头,洗涤盆、盥洗槽等过去均配置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由于性能不佳,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1999〕295号文(以下简称〔1999〕295号文)明令禁止使用。

19、给水系统所选管材不应便于防腐和绝热

20、〔1999〕295号文规定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PE-X)管、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管等新型管材,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推广应用铜管。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的时间为2000年6月1日。

21、在建筑给水系统所用管材中,常用的纯塑料管给水管材有UPVC管、PE管、PE-X管、PP-R管

22、给水用塑料复合管有铝塑管、涂塑钢管、衬塑钢管

23、埋于建筑底层土壤中的给水管可以采用的管材有塑料管和给水铸铁管

24、埋于户内垫层中的给水支管可采用的管材有塑料管、铝塑复合管或铜管

25、室内给水用金属管材常用有下列几种,但其中一种金属管材不应采用镀锌管

26、给水管根据使用和检修要求应设置阀门,不适宜在给水干管和给水支管的所规定的长度上。

27、给水管道上阀门选择的依据条件可以不考虑美观的因素:

28、选用闸阀的地方有以下情况管径小于等于50mm时是不合适的

29、选用蝶阀的优点有安装空间小,可以双向流,可调节流量和压力,但是不可以防止水回流。

30、给水管道对阀门安装方向有要求的为止回阀、截止阀。

31、止回阀只能引导水流单向流动,不能防止倒流污染,但倒流防止器能防止水倒流且能防止水污染,故止回阀可以安装在室内进户管上,水管、水塔进水管与出水管合为一条时的出水管上,水泵出水管上,密闭的水加热器或用水设备进水管上,但是不可以接倒流防止器的管道上。

32、减压阀可以用于给水分区,也可用于同一分区中压力过大的部分,但是认为比例式减压阀用在压力不允许波动的管道是错误的

33、减压阀阀后压力要求稳定时,宜采用可调式减压阀,其阀前阀后的最大压差不应大于0.4Mpa

34、高层建筑分区给水采用减压给水方式,在需减压的立管上安装减压阀,为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其减压阀安装不应设旁通管,减压阀的个数应为2个

35、给水管网的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时应设减压阀,采用比例式 减压阀的减压比不宜大于3:1

36、减压阀安装时,减压阀的公称直径要与管道管径一致

37、泄压阀用于给水管网短期超压而泄水降压,泄压阀工作时为连续排水

38、安全阀安装要求为 安全阀阀前不得设置阀门,泄水口应连接管道将泄压水(汽)引至安全地点排放

39、排除管道内积聚的空气,需安装的阀门有自动排气阀

40、在各类贮水箱、贮水池的进水管处应安装的阀门有液压水位控制阀

41、水锤消除器用于消除给水管道系统产生的水锤,常有消声止回阀,活塞式气 囊水锤吸纳器,其安装位置为水泵出口管上

42、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增压和贮水设备指水泵、水池、水箱、气压给水设备

4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不包括地域性指标

44、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铁的上限含量为 0.3mg/L,锰的上限含量为0.1mg/L,氟化物的上限含量为1.0mg/L,细菌总数的上限含量为100个/ml,总大肠菌群为3个/l

45、管道倒流防止器是由进水止回阀、出水止回阀和两止回阀之间的自动泄水阀共同连接在一个阀腔上构成,当止回阀有泄漏时会自动泄水,当进水侧压力低于出水侧时,阀腔内的水会自动泄空、补入空气,形成空气间隙,因此自动防止背压倒流和虹吸倒流污染,严格限制管道中的水只能单向流动,在设计时,管道倒流防止器安装不适用于在市每隔200m处

46、采用给水管内水直接冲洗大便器,给水管上应采用的阀门为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47、各种给水龙头的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48、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工作有进行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49、生活饮用水池(箱)进水管口不得被淹没,进水管口的最低处与溢流口溢流边缘之间的垂直空气间隙,不应小于2倍的进水管口径,但最大不可大于150mm,最小不应小于25mm

50、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贮水,在最高日用水情况下,12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宜设置池(箱)水消毒处理装置或在出水管上设置消毒处理的装置

51、生活用水量标准(人/l·d)主要影响因素有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完善程度。

用户评论

南宫沐风

这篇文章写的真棒!很多时候在小区里会遇到一些管道问题,原来是那些施工的时候就出现了误区啊,受益匪浅! 还有点想问一下作者,有没有办法来改善这些已经出现的工程问题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我做的是建筑设计,所以对给排水系统还是比较了解的。说实在的,有些施工队的做法确实让人诟病,比如漏水没及时修补、管道规划不合理等,这不仅会影响业主生活,还会造成后期各种维护麻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作为一名普通的住户,我一直觉得楼房给排水系统非常复杂,这个总结很有用!让我了解一些常见问题类型,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能更好的处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我当初买房的时候就发现卫生间地漏没做好,导致每次洗澡都会积水,真的是超级烦!现在只好想办法找专业的人修理一下,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诈

我觉得标题的“常见误区”说的太轻了,很多情况下这些问题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比如断水、洪涝等等。 应该引起更大的重视和警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灬一抹丶苍白

作者说的没错,很多时候业主自己对给排水系统不了解,在设计阶段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建议大家平时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更好地参与房屋建造过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看了文章后我才发现,原来很多“常见问题”其实都是施工方面的疏忽!希望以后能够查严施工质量,确保每一栋楼都能安全通畅使用给排水系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作为一名建筑工人,我每天都在和这些给排水设备打交道。说实话,有些业主对水资源的浪费真让人无奈... 还是提醒大家注意节约用水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幸好是你

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以后装修的时候会更加关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细节!避免出现一些常见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文章总结得很到位,很多常见的“误区”在这里都清晰地说明了。 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实用性的建议,比如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伤离别

我家的给排水系统一直没出过什么问题,看来还是找了一个靠谱的施工团队的原因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文章读完后感觉很有启发,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避免以后出现问题! 对于已经出现了问题的房子, 该怎么解决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倒是觉得这些常见误区大多是由于业主和施工方沟通不清晰造成的。 建议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双方都要加强沟通,共同监督施工质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作为一名建筑研究人员,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年了。总的来说,文章总结得比较全面,但对于一些误区的具体解决方法可以详细阐述一下,更能帮助到读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我觉得这些误区确实需要引起重视!我们应该提高对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认知,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房屋质量和使用安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我住的地方之前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后来才知道跟施工不当有关系。希望以后的工程建设越来越规范化,减少类似问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文章总结到位了,很多时候业主对施工流程不太了解,导致一些错误被忽视。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宣传引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