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材料

合肥小区弱电施工规范与施工工艺解析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合肥小区弱电施工规范与施工工艺解析,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住宅单相分户配电箱户内电表后的电器、灯具的室内强、弱电线路接线及安装。

2、户表后面的配电箱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接线、供电;大功率家用电器应独立接线并安装插座。

3、接线时,相线和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房屋的相线(L)应为相同颜色,零线(N)应为蓝色,保护线(PE)必须为黄色和绿色。

4. 线与线之间以及线与地之间的电阻必须大于0.5M 。

5. 每个弱电子系统都采用星形结构。

6、2~3根进线管从室外引入入户信息接入盒。出线管从家庭信息箱延伸至各种室内信息插座。敷设的暗管(穿线管)宜采用钢管或电阻管。

燃烧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7、直管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管管径利用率宜为40%~50%。

8、当线路上有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钢管。

9、暗管直管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安装接线盒。

10、暗管必须弯管敷设时,其敷设长度应15米,且该段不应有S弯。连续弯曲2次以上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均使用弯管机完成,并且是标准转弯半径。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11、暗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10倍。

12、隐藏管孔内不得有电缆接头。

13、电源线接线时,所用电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14、电线与暖气、热水、燃气管道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5. 管道电线的接头应放置在接线盒内。接头处应搭接牢固,并应镀锡并用绝缘胶带均匀包扎严实。

16. 所有暗盒均应配备螺丝连接以保护电路。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电器、电工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国家电工产品标准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个别电器支线、开关线采用标准1.5平方毫米电线,主线采用标准2.5平方毫米电线;空调插座采用4毫米方电线;

背景音乐线:标准20.3平方毫米线

环绕音响线:标准100-300芯无氧铜

视频线:标准AV视频共享线

网络信号线:5e类UTP双绞线

有线电视线:宽带同轴电缆

2、电器、电工材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损坏,配件、备品备件应齐全。

3、塑料电线保护管、接线盒、各种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产品,其外观不应损坏、变形。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压扁、裂纹,管内不应有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讯系统中使用的端子盒、接线盒以及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应选择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施工要点:

1、管道的走向、标高以及开关、插座的位置应根据电气设备的位置确定。 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m,距门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 (国际标准) 所有插座距地面高度为30cm。 开关安装距地面1.2~1.4m,距门框0.15~0.2m。 2、电源线接线时,所用电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3. 盒式端子的长度应为30cm。所有线路均应贴有标签,标明型号、规格、日期和项目负责人。 4、穿线管与卡带连接处,不允许剪断卡带。必须将原来的管孔打开,将穿线管穿出。导管在盒中保留5 毫米。 5、暗敷电线必须采用配管。 6、同一回路的电线应穿入同一管道,但管道内电线总数不得超过4根。 7、电源线和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管道。 8、电源线、插座与电视线、网线、音视频线、插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9、穿入管道电线的接头应位于接线盒内,接头应搭接牢固,绝缘胶带缠绕均匀、严密。 10. 连接开关和螺口灯的接线时,应先将相线连接到开关上,将开关引出的相线连接到灯中心的端子上,将零线连接到灯上。连接到螺纹端子。 11、厨房、卫生间应安装防溅插座,开关应安装在门外敞开一侧的墙上。 12、所有管线均直接敷设在地面上。若有特殊情况需要绕墙或上屋顶,非标施工需提前在协议中注明或填写《客户认可单》方可开始施工。

施工细节:

1.确定点

1、确定点的依据:根据家庭布线设计图和墙上的点位图,用铅笔、尺子或墨斗在每个点上标记出卡带的位置。

2、卡带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卡带高度应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高度应与原强电插座高度一致转变。如果有多个磁带

总共,包埋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 毫米。

2. 切槽

1、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

最短路径原则;

不破坏强电原有原理;

不得违反防水原则。

2、确定槽宽:根据信号线的数量确定PVC管的数量,然后确定槽的宽度。

3、确定坡口深度:如采用16mm PVC管,则坡口深度为20mm;如果使用20mm的PVC管,则沟槽深度为25mm。

4、线槽外观要求:水平、垂直、尺寸统一。

5、线槽测量:盒、线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均从槽的起点到线槽的终点进行测量。如果线槽宽度内放置两根以上的管子,则长度应按宽度的两倍以上计算。

3. 接线

1. 确保电缆光滑:

网线、电话线测试:分别制作水晶插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导通性;

有线电视线、音视频线、音频线的测试:用万用表测试导通性;

其他电缆:使用相应的专业仪器测试导通性。

2. 确定每个点的直线长度:

测量接线盒槽口至各端的长度;

加上各点多余电线长度及接线盒槽位:各点出口电线长度为200mm—300mm。

3、确定标签:将所有类型电缆剪成一定长度,在线材两端贴上标签,并注明:弱电类型-房间-序列号。

4、确定管内电线数量:管内电线截面积不得超过管截面积的80%。

4、密封凹槽

1、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的暗盒必须突出墙壁20mm外,其他暗盒必须与墙壁齐平。多个包埋盒放置在一起时必须处于同一水平面。

2、固定PVC管:

地面PVC管必须每隔一米固定;

沟槽式PVC管必须每隔两米固定一次;

墙槽内的PVC管必须每隔一米固定一次。

3、封沟:封沟后的墙壁、地面不得高于其所在平面。

4、清理施工现场:封沟后,清除垃圾,清理施工现场。

附:为避免各类线路出现弯曲环路,保证所有线路都是“活线”,布线施工工艺为地面直接走线(不允许沿踢脚线或吊顶内走线,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线路不能做成“活线”)。

弱电施工规范

1、管道材料选择及施工要求

1.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各楼层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母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至各楼层信息接口的分配管或走线槽。每个房间。需要从母线槽到分支槽或导线管的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高比为3:1,槽内放置的双绞线数量不应超过三层。线槽内双绞线放置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匝,匝处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足够的弯曲半径。根据EIA/TIA569标准,5e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最新标准认为,大于4倍线径的弯曲半径即可满足传输要求。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块,以减少拉线时的摩擦。

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宜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在轴中。由于自身重量的拉力,双绞线的捻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将影响双绞线的安装。对于传输语音的3类线路来说影响不算太大,但对于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5e类线路来说,这个问题就不容忽视。因此,在立井内设计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固定双绞线时的用力大小是一个应该注意的技巧。如果电缆绑得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电缆的传输性能。

电缆敷设及保护方法的检查

电缆敷设一般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电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应自然敷放、平直,不得扭曲、打圈,不得受外力挤压或损坏。

电缆两端应有标签和编号,标签字迹应清晰、平直、正确。标签应采用不易损坏的材料制成。

电缆端接后应留有余量。转接间、设备间双绞线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域宜为10~30mm;光缆敷设应成盘预留,预留长度为3~5m。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留下长度。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屏蔽4对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屏蔽4对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电缆应分开敷设,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电缆敷设在暗管或线槽内后,通道两端出口应用填充材料密封。

电缆敷设在预埋线槽和暗管内,应符合下列规定:

敷设线槽两端应有标记,标明数量和长度。

暗敷管道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敷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电缆和大对干主干光缆时,直管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管管径利用率宜为40%50%。当4对双绞线或4芯以下光缆敷设在暗管中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宜为25%30%。埋设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宜超过50%。

敷设电缆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槽、桥架距地面至少2.2m。电缆槽顶部与桥架及地板的距离不应小于30毫米;在门楣或其他障碍物处,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

线槽内的电缆应平直敷设,尽量不交叉。电缆进出线槽及拐角处应进行绑扎固定。电缆的水平部分无需绑扎。垂直线槽敷设的电缆应每隔1.5m固定在电缆支架上。

电缆在电缆桥架内垂直敷设时,应将电缆上端固定在桥架支架上,间隔1.5m;水平敷设时,应在电缆首、尾、匝处固定,间隔510m。

在水平、垂直电缆桥架和垂直电缆槽内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按型号、数量、电缆直径、电缆芯数进行捆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建筑物内的光缆应敷设在金属线槽内,敷设桥梁时,绑扎固定段应加垫盖。

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电缆槽在吊顶内敷设电缆时,各支撑柱管辖范围内的电缆可不采用线槽敷设,但应捆扎、捆扎,电缆护套应采用阻燃材料。线路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群子系统内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体、暗管等方式敷设电力、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局域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

防护措施

水平子系统电缆敷设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暗管的防护要求如下:

(1)墙体中部预埋管道最大直径不应超过50mm,楼板暗埋管道最大直径不应超过25mm。

(2)直线管道内每隔30m应安装一个过线箱装置。

(3)暗管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应大于2,不应有S弯。当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管道应安装过线盒装置;当有2个弯时,应安装不超过15m的过线箱。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倍。若暗管外径大于50mm,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倍。

(5)暗管口应光滑并有护口器保护。管口突出部分应为25~50mm。

网络地板电缆敷设的防护要求如下:

(1)线槽应相互连通。

(2) 线槽盖应能打开。

(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覆盖层的宽度确定。一般应在200mm左右,支线槽的宽度不应小于70mm。

(4)地板应耐压、耐冲击、阻燃。

塑料线槽底部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

铺设活动地板及敷设电缆时,活动地板内部间隙宜为150~300mm。

当使用公共柱作为天花板支撑柱时,可以在柱内敷设电缆。立柱的支撑点应远离沟渠、线槽,支撑应牢固。电源线、综合布线电缆在一列内敷设时,应用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不得敷设在电梯及供水、供汽、供热管井内,也不宜敷设在强电井道内。

中继通道之间应该有通信。

2. 骨干子系统

骨干子系统用于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双绞线或多模光纤。光纤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安装后不会出现双绞线等问题,但光纤本身比较脆弱,强力拉扯或弯曲会导致纤芯断裂。因此,安装时应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现场指导。

光纤可以架空敷设、直埋敷设或管道敷设。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日后施工损坏。

由于光纤的纤芯采用石英玻璃制成,极易断裂,因此施工时绝对不允许超过最小弯曲半径。捆扎时,至少应为光纤外径的10倍;拉缆时,应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缆小,所以在施工时,决不允许超过抗拉强度(46N)。

光纤配线架分为壁挂式和机架式两种。根据端接光纤数量可分为24口、48口、72口。配线架上有转接板,用于安装耦合器。

光纤在进入配线架之前必须正确捆扎。进入配线架后,必须预留一定的备用线缆,以方便安装和维护。备用电缆应盘绕在光纤配线架的卷轴上。

3、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该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终止过程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二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在建筑物中,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广播电台、楼内电梯、电机、UPS电源等。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影响较大,应采取屏蔽措施可以考虑,或者选择更远的位置。

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连接附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在管理区域子系统中,还必须考虑环境通风、光照、pH、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终端配件的腐蚀和老化,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系统的性能。还应考虑管理区域子系统内的安全性,终端附件最好安装在接线柜或壁柜中。

4. 工作空间子系统

工作空间子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因为不同的机房环境需要不同的信息墙底座与之配合。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求,同时考虑从信息墙底座连接应用设备(如电脑、电话等)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壁挂式信息壁挂架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国内使用的标准86型壁箱呈方形,规格为8080毫米,螺丝孔间距为60毫米。信息墙盒与墙上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20cm。

桌面壁挂架应与家具、书桌相协调,并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信息墙盒与墙上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20cm。

高架地板安装在预制地板箱内,可安装信息墙插座和电源墙插座。

信息墙壁插座连接器的端接安装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终止一样,其安装过程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2、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过程分管道安装、电缆安装、管件端接三个环节完成。

1、管道安装:由具有电信部门通信工程安装二级资质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符合国家电信部门相关施工规范及EIA/TIA569标准。接线桥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连接符合国家电气标准中强电安装的工艺和安全要求。

2、电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电线施工的技术要求比其他布线系统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性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两种传输介质,一种是双绞线,另一种是光纤。虽然它们的材料成分和传输特性不同,但在拉动电线时都需要轻柔地拉动和释放。不规范的施工操作可能会导致传输性能下降甚至电缆损坏。

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双绞线外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以及线槽的拐角和过渡连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2)双绞线外皮光滑,看不出任何问题。但用仪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不符合要求。这是因为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长度拉长,造成扭绞。因拉直所致。这种情况当用于10Mbps以下的语音和数据传输时,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当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3)光纤中无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缆时操作不当,导致光缆严重弯曲,纤芯断裂。这种情况在光纤布线的弯曲处很常见。

为了避免施工时出现上述问题,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准规定:

双绞线电缆(特别是5e类双绞线电缆)的拉力不能超过13磅(约20公斤)。纤维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规定:

(1)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得超过20米,超出部分必须有人接送;

(2)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

3. 附件端接:

附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公司严格控制,所有端接操作均由专业工程师完成。

3、施工技术技术要求

1、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完善工艺标准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2、埋(留)地点准确,无遗漏。

3、管道两端设备的电线应根据实际情况有足够的冗余度。电线两端应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注标签,并按电线颜色进行端子连接。应在图纸上注明并作为施工材料存档。

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成排,壁挂设备正确一致,资料编制正规完整,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

电缆(线)的敷设

在布线系统中,大部分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因此在敷设电缆(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缆敷设必须有专人指挥,敷设前必须向所有施工人员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首尾编号、工艺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2、敷设电缆前,应准备好标牌,标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图号、起始位置。

3、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所有沟槽、管道是否已完工并符合要求,走线及待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一致,是否有遗漏。

4、检查预埋管道是否光滑,管道内电线是否到位。如果没有,则应先处理。

5、布线前应检查管道。穿线前应清洁管道并抛光管口。清除管道中的杂物和积水。有条件的话,用0.25Mpa压缩空气将滑石粉吹入管内,以保证穿线质量。所有金属线槽盖和护边均应抛光,不留毛刺,以免划伤电缆。

6. 检查电缆规格和型号。

7. 穿入管道时,避免过度拉扯电缆。每米拉力不应超过7公斤,以保护线对的绞距。

8、敷设电缆时,不应将电缆放置在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电缆的良好性能。在水平走线槽内敷设电缆时,电缆应平直,尽量避免交叉。

9. 请务必保护电缆不被保护盖损坏或踩踏电缆。

10、有吊顶的区域,必须在吊顶施工前完成所有水平电缆敷设工作;所有电缆均不应裸露。

11、留线长度:楼层配线间、设备间末端(从线槽到地面及背面)留线长度,铜缆3~5m,光缆7~9m,0.4m为信息出口端。

12、敷设电缆时,两端应有标记,电缆标记应清晰。电缆两端的标记必须一致,且电线标记应清晰易读。标记线号时,要求左手握住线头,线尾朝右,以便于后期确认线号。

13、垂直走线的布线:应从上到下穿线。布放电缆时,电缆必须平行放置,不能相互扭绞或交叉。电缆不得弯曲或打结。

14、光缆应避免受重物挤压。

15、绑扎:施工和架线时进行临时绑扎,绑扎前避免垂直拉紧,以减少重力下垂对光缆性能的影响。主线穿线后应整体捆扎,捆扎间距要求1.5M。光缆应时常分开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0CM。

16、埋地敷设的同轴电缆必须用铝箔屏蔽,防止受潮。

17、同轴电缆安装时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得损坏屏蔽层。

18、安装电缆时,注意保证每根电缆的温度高于5。

19、填写布线记录表:记录中给主干铜缆或光纤的编号应清楚地标明楼层号和序号。

20、电缆敷设完成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弯、直段应在指挥员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整理、切断。

21、电缆槽内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加盖槽盖,以满足防火、防潮、防鼠的要求。

柜(箱)内接线

1、按照设计的安装图安装机架和机柜,安装螺钉必须拧紧。

2、机架、机柜的安装应与进线电缆的位置对齐;安装时应调整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安装图纸和设计布置图安装配线架。

4. 机架、机柜、配线架的金属底座应接地。

5. 检查电缆编号是否正确。

6、端接前,应将柜内电缆捆扎整齐、美观。应留有1 米左右的移动余量。

7、剥电缆护套时应使用专用剥线钳。绝缘层不得剥落,电缆中间不得有断线。

8、端接前必须准备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应按照端接表进行。

9、从现场进入机柜(箱)的电缆必须先进行核对并编号。

10、从现场进入机柜(箱)的电缆必须固定。

11、电缆从现场进入机柜(箱)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12、从现场进入机柜(箱)的电缆一般不允许有接头。

13、从现场进入机柜(箱)的电缆应避免相互交叉。

14、按图纸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线整齐美观,标志清晰。

15、同一区段选用的电缆跳线颜色应尽量统一,以利于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

接地要求

1、桥梁接地方式应采用不小于2.5毫米的铜塑线将主钢筋接地。

2、各机柜、机箱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3、机房内设备采用两路独立接地方式,工作接地联合接地。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调试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未经检查立即通电。

2、严格按照图纸和资料检查各子工程的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是否与图纸相符。

3、一一检查各网络设备、PBX设备、信息点的安装及接线情况。如有不合格,请填写质量反馈表并做好相应记录。

4、各设备、点检查无误后,将各设备点逐一通电进行实验。

5、系统调试必须在上电实验后才能进行。并保存记录。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1、本章适用于单相住宅配电箱户内电表后面的电器、灯具的室内强、弱电线路接线及安装。

2、户表后面的配电箱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接线、供电;大功率家用电器应独立接线并安装插座。

3、接线时,相线和零线的颜色应不同。中同一房屋的相线(L)应为相同颜色。中性线(N)应为蓝色,保护线(PE)必须为黄色和绿色。

4、线与线之间、线与地之间的电阻必须大于0.5M。

5. 每个弱电子系统都采用星形结构。

6、2~3根进线管从室外引入入户信息接入盒。出线管从家庭信息箱延伸至各种室内信息插座。敷设的暗管(穿线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7、直管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管管径利用率宜为40%~50%。

8、当线路上有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钢管。

9、暗管直管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安装接线盒。

10、暗管必须弯管敷设时,其敷设长度应15米,且该段不应有S弯。连续弯曲2次以上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均应使用弯管机完成,这是标准转弯半径。国家禁止使用的三通、四通等不得使用。

11、暗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10倍。

12、隐藏管孔内不得有电缆接头。

13、电源线接线时,所用电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功率。

14、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道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c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cm。

15、穿过管道电线的接头应位于接线盒内。接头应搭接牢固,并应镀锡,并用绝缘胶带均匀、严密地包扎。

16. 所有暗盒均应配备螺丝连接以保护电路。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电工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国家电工产品标准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电源线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采用标准1.5平方毫米线、主线采用标准2.5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采用4平方毫米线; 背景音乐线:标准20.3平方毫米线 环绕声

音响线:标准100-300芯无氧铜④ 视频线:标准 AV 影音共享线.⑤ 网络线:超五类 UTP 双绞线.⑥ 有线电视线:宽带同轴电缆。 2.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施工要点: 1.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确定管线走向、标高及开关、插座的位置。①电源插座间距不大于3m,距门道不超过1.5m,距地面30cm(国际标准)② 所有插座距地高度30cm。③ 开关安装距地 1.2~ 1.4m,距门框15-20cm. 2.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功率。 3.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并表明类型、规格、日期和工程负责人。 4.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5.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6.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4根。 7.电源线与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 8.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CM。 9.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0.连接开关、螺口灯具导线时,相线应先接开关,开关引出的相线应接在灯中心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11.厨房、卫生间应安装防溅插座,开关宜安装在门外开启侧的墙体上。 12.线管均采取地面直接布管方式,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绕墙或走顶的话,必须事先在协议上注明不规范施工或填写《客户认可单》方可施工。 施工细则: 一、确定点位 1.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家庭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示意图,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2.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若有多个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1cm。 二、 开槽 1.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① 路线最短原则;② 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③ 不破坏防水原则。 2.确定开槽宽度:根据信号线的多少确定 PVC 管的多少,进而确定 槽的宽度。 3.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20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 25mm ,若选用 25mm 的 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30mm 。 4.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5.线槽的测量:暗盒、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测量,线槽宽度如果放2根以上的管,应按两倍以上来计算长度。 三、 布线 1.确定线缆通畅:①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②有线电视线、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③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 2.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①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②加上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 20cm-30cm 。 3.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弱电种类-房间-序号。 4.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横截面积的80% 。 四. 封槽 1.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暗盒要凸出墙面20mm外,其他暗盒与墙面要求齐平.几个暗盒在一起时要求在同一水平线上。 2.固定PVC管:① 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 一米必须固定;② 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 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3.封槽:封槽后的墙面、地面不得高于所在平面。 4.清扫施工现场:封槽结束后,清运垃圾,打扫施工现场。 1.一般住宅开关的安装高度应是距地面1.4米。 2.拉线开关离地面安装高度要求为2米。 3.明装插座离地面安装高度要求1.3~1.5米。 4.暗装插座离地面要求0.2~0.3米。 5.室内吊灯灯具安装高度一般应大于2.5米,受条件限制可减至2.2米。 6.户外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一般不低于3米。 7.户外墙上灯具安装高度应不低于2.5米。 8.选购电源插座应注意防雷、阻燃、过载三种保护功能;在购买时检查产品的额定电压、电流值应高于使用的定额等。 9.为了居家安全用电,一般要求小容量的漏电开关装在电度表后面。 10.室内布线施工后的相对地绝缘电阻至少不应小于0.5兆欧。 11.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每套住宅的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平方毫米。 12.一般照明开关应装于火线上。 附:为避免各种线路的弯曲回路,保证所有线路均为“ 活线 ”.布线施工工艺为地面直接布管方式.( 无特殊情况不得走踢脚线或者天花板内,否则线路无法做成“活线”)。( 无特殊情况不得走踢脚线或者天花板内,否则线路无法做成“活线”)

相关问答

问:合肥一小区弱电是否需要严格遵守规范?
2个回答
予之欢颜

答: 首先,无论是新建小区还是改造小区,安装弱电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弱电涉及到生活和生产的安全性,如果不按规范施工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火灾甚至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其次,严格执行规范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方便后期维护和检修,保障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使用。

66 人赞同了该回答

稳妥

答: 再者, 合肥作为一个城市,必然也有自己的地方性规范,比如地区性的布线方法或设备要求等。所以,对于在合肥进行弱电施工的小区来说,更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工程符合当地标准并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202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合肥小区弱电施工有哪些具体工艺?
2个回答
回到你身边

答: 弱电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设计阶段,根据小区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强电、弱电接线图和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管道敷设,将电缆穿入到墙壁、地面或楼板内,并连接好分配器等设备。下一步则为安装通信设备,如电话线、网络电缆、有线电视等,确保各项系统之间的顺利衔接。最后是测试阶段,通过专业仪器校验每个线路的通畅性以及功能是否正常,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3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巴黎铁塔

答: 同时,在工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控制:例如电缆穿线的规范,如是否需要采用防火、防潮等材料?管道的敷设深度和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插座的安装位置如何保证安全美观?这些都需要严格执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合肥小区弱电施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个回答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答: 首先是安全问题。弱电施工涉及到线路的布线和设备的连接,需要谨慎操作,避免触电事故发生。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佩戴防静电手环,使用绝缘工具,并熟悉相关的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另外,施工现场需要放置明显的信号牌警示,防止第三方不慎触碰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21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断秋风

答: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质量问题。弱电系统一旦出现隐患难以察觉,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每一个细节操作。例如要选择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检查线路的接头是否牢固可靠,避免漏電、短路等现象发生。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灰尘和杂物污染电缆和设备,影响后期性能使用。

7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5

网站地图